首頁| 商業| 美人潭| 百聞| 飯局| 房產| 汽車| 財經| 旅游| 教育| 生活| 文娛| 政務| 貼吧| 開封| 洛陽| 南陽| 許昌| 信陽| 平頂山| 濮陽| 三門峽| 鶴壁| 安陽| 商丘| 新鄉
“有沒有一個遺憾,它改變了你的一生?”
中國藝術家許方安點亮了紐約的夜晚,在曼哈頓隱燈紅酒綠之外的公共空間開辟了一條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交錯的“時光隧道”。
公共藝術項目Look Back to the Future現場“如果能夠回到過去,有哪一件事你希望自己做過或者沒做過,它或許能夠改變你的一生?”許方安先后在紐約曼哈頓的華盛頓廣場公園,羅斯福公園,以及哈迪遜河公園開展公共藝術項目——Look Back to the Future,邀請過路人寫下人生的遺憾,并按(過去的)時間順序懸掛分享在細長的燈光裝置上。
藝術家許方安在展覽現場“我希望創造出一個能夠抓住時間的空間,讓人們可以在里面自由地移動。” 許方安說,“在西方的觀念里,時間是一條直線,一去不返。而在東方的審美里,時間是一個圓,循環往復。我一直對時間的拓撲結構以及它與人類的關系很感興趣。作為個人,人類的生命在時間面前是滄海一粟,但是作為集體,人類世世代代已經疊加經歷了億萬個時間的長度了。我想要將這些人生的時間線段重合,形成新的拓撲,給人類帶來力量。”在Look Back to the Future裝置中,一個30歲的參與者不僅能通過回憶來回到自己的20歲的過去,同時也站在另一個40歲的參與者30歲的過去里,也就是他的現在。
“這種時間的錯位令我著迷。人生之間互相連結形成了一個有邊界區域,時間其實逃不出這里,人才是時間的主體。小時候讀朱自清的《匆匆》,被優美的語句感動,‘過去的日子如青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我想,是啊,如果人只是時間里的過客,那么人生的意義在哪里呢?而另一方面,我又執著地認為人生的經歷意義重大,我相信個體的感知本身就是人生的意義。后來才知道這是存在主義,存在先于意義。但是這都是后話了。這個作品是關于時間和人的關系。”
許方安說,Look Back to the Future最早開始于2017年,那時她還在普瑞特藝術學院攻讀藝術碩士。從那時起每年夏天,她都挑選一些白天嘈雜但夜晚卻隱藏在黑暗里的公共空間舉辦這個藝術項目,希望在日常場所里創造出一個心靈空間。經過幾年,項目收集了許多或有趣或有意義的答案:
“我希望回到我13歲的時候去看看我爸。我希望在他去世前我沒有故意忽略他。”
“我希望回到10歲的時候去和奶奶要她的食譜。她當時做的菜真是太好吃了。”
“我希望我11歲的時候沒有磕掉我的牙。”
“我希望回到34歲的時候及早地去治療我的心理問題,這樣它就不會變得今天這樣嚴重了。”
“我希望我30歲的時候及時行樂,而不要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
“我希望我20歲時更努力堅持一下我的成為足球運動員的夢想。”
“人們并不一定真的會去做別人所遺憾的事。只是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一些靈感和啟發,或許能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吧。”許方安說。
藝術家簡介
許方安,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設計師,現居紐約。她于2017年于普瑞特藝術學院取得藝術碩士學位。許方安的主要作品為觀念藝術及公共藝術。她的許多作品基于文本,并擅長制造讓大眾參與共同完成作品的藝術體驗。主要公共藝術作品包括Silence Booth/無聲亭將西方觀念藝術與東方哲學結合,創造了關于“靜”的多層次體驗;Look Back to the Future在黑暗中創造出一個關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錯位時域以及遺憾與希望并存的情感空間;Promise是一個讓用戶許下、改變以及打破諾言的線上社交平臺。許方安作品的另一主題為時間,旨在探討時間存在結構的哲學可能性以及人類與時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