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商業| 美人潭| 百聞| 飯局| 房產| 汽車| 財經| 旅游| 教育| 生活| 文娛| 政務| 貼吧| 開封| 洛陽| 南陽| 許昌| 信陽| 平頂山| 濮陽| 三門峽| 鶴壁| 安陽| 商丘| 新鄉

楊纓個展學術研討會于廣東美術館召開

發布時間:2019-08-08 14:20:41來源:

研討會部分嘉賓和楊纓合影2019年5月10日,楊纓個展學術研討會在廣東美術館召開。此次研討會由《美術》雜志主編,中國美術家協會委員會副主任尚輝主持,北京評論家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教育與管理學院余丁院長,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翁劍青,中國美術館研究員徐虹,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禮賓,策展人批評家楊衛,以及廣東評論家中山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馮原,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院長馮峰,廣州美術藝術管理系系主任胡震,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齊喆,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黃一瀚,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周湧,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樊林,策展人與藝術家孫曉楓出席了此次研討會并參加了討論。

左至右:楊纓,策展人王紹強,學術主持尚輝此次展覽是廣東美術館對女性藝術家進行研究的一個重量級展覽。楊纓從廣州美術學院附中畢業后,以第一名成績被保送入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此后,楊纓去往美國加州大學留學,回國后于廣東美術學院國畫系繼續讀研。楊纓的作品在表達上是西式的,在精神上又有著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意蘊。她的作品在視覺上色彩鮮明,使人眼前一亮,在格局上又與她個人乃至一代人的生命狀態相關聯。研討會上的評論家們紛紛對其作品表現出驚奇與驚嘆,給予了極高的贊譽。

研討會現場(左至右):楊衛,徐虹,劉禮賓,翁劍青,余丁藝術技巧是基礎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教育與管理學院余丁院長肯定了楊纓作品中的藝術技巧。余丁院長認為,現在很多創作都在談社會學問題,談論藝術創作能否解決當下的問題,但審美、藝術的美感依然在藝術創作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技術雖不是最重要的,但藝術和技巧性是藝術家需要具備的條件,高超的藝術技巧是藝術家創新或者與其它藝術家產生區別的最基本要求。而在楊纓的作品中,形式美表現得淋漓盡致。首先,在平面結構方面,楊纓在創作時習慣于用鉛筆打輪廓,對結構、對區域進行分割,然后填充色彩。她在每一張繪畫中都廢了很大的心力,保證每一張創作構圖的獨特性。在平面基礎上,楊纓作品中還體現著分層,她打破了只有寫實作品才有3D表達的傳統觀念,在抽象作品中也運用縱深空間來營造畫面整體意境。而這種縱深空間的表達不僅僅體現在色彩構成上,還體現在它穿透絹本表面的更深遠的空間。楊纓在絹本上用水墨筆法來形成色彩,對西方油畫的肌理進行補充,在光滑的平面上形成了色彩對立與肌理對立,使得色彩更加具有層次感。

《飄雪夢幻夜》作者:楊纓, 材質:絹本設色.尺寸:133cmX133cm (2018)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禮賓認為,楊纓畫面中的自然性、偶然性是很讓人感動的,多年的繪畫讓她有能力去控制畫面,而在畫面的流動性中,楊纓的個人色彩就彰顯出來了。策展人、批評家楊衛也對此觀點表達了認同,他認為楊纓繪畫中的偶然性是由她的藝術理念所注定的,這種偶然性包含在必然性里面。楊纓將西方經驗引入到傳統語境里,用她的藝術理念構架了一個白日夢,一個藝術世界。不管是有意識流露,還是無意識控制,都在這個系統里產生。也正因如此,她的語言非常豐富。與中國傳統繪畫不同,楊纓把絢麗的顏色乃至于熒光色引入到繪畫里面,并力圖使得畫面具有強烈的光感,這種創作取向與她生活在廣東地區很有關聯。這些在傳統繪畫中所缺乏的因素在楊纓的作品中得到了極其強烈的表現,這種表現使得她的繪畫跟傳統在產生關聯的同時又拉開了距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為豐富傳統或豐富中國繪畫敘事產生了可能性。

可愛女孩私房貓(之一) 楊纓(絹本設色)30X40cm(2009)楊纓的作品十分具有美感與創作性,能夠讓人有很多想象。她有兩個刷新,一是刷新了我們對中國畫、人物畫的認識;二是刷新了中國繪畫有關沒骨繪畫的技法。楊纓的創作中透露著西學色彩的微妙感與朦朧感,從技術上面更形成了新的表現方法。其色彩表現從西方印象派大師的繪畫中吸取養分,但又完全轉化成了自己的表現方法。她用彩墨、水性顏色來表現畫面,在她的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平面的處理,可以看到彩墨的奇趣。而美國留學的經歷使得的她作品在邊沿線和色彩關系的處理上,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撞彩撞粉,更透露出對空間和色彩的理解。楊纓的作品最妙的是以虛寫實,這種實是通過她的認識來畫的,點到為止,這是中國畫區別于西方繪畫很重要的一點?!睹佬g》雜志主編,中國美術家協會委員會副主任尚輝在研討會上提及,作為楊之光愛女,楊纓雖未刻意學習父輩表現人物的方法,但她骨子里仍然在用中國藝術的精神進行創作。楊纓這一代人,對西學、對色彩的理解都是超過父輩的,在此基礎上,融入中國精神,就是她這一代人新的創作。楊纓繪畫中的寫意性或表現性,已經從父輩的再現美學發展成為表現生命的一種美學。策展人、藝術家孫曉楓對此表達了強烈認同,在她看來,楊纓的作品中體現著一種材料策略。她的繪畫方式非常西化,但對物質性的認知和文化屬性與身份的認同,足以將它歸攏到中國畫的范疇。這也是由楊纓自身特定語境所決定的獨特的繪畫方式。

夏日小夜曲(之一)楊纓絹本設色.239X75cm.2018”一代人的夢幻

整個展廳充滿了夢幻和超現實感知,展覽“幻”起的非常恰當,英文既有夢幻的意思,又有浪漫或者精彩的含義,給我的總體感受是一種夢幻超現實的感受。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教育與管理學院余丁院長如是說道。中國美術館研究員徐虹則用一種更具文學性的表達闡釋了楊纓作品給予她的觸動:楊纓的畫冊設計突出蕾絲花邊圖案,給我們一種啟示——她是想通過花邊鏤空的空隙,像樹叢陽光穿透的空隙、水珠的反光、紗巾的透明去穿越大千世界,顯示著“觀看”過程的重要性。這不像全方位正面的舞臺敘事,以情節結果為目的,講究宏大磅礴。反而是她從邊沿走來,慢慢地前行,一路仔細體驗生命的細微和豐富,敘述的是心靈的故事,于是就這樣走到舞臺的中心,被這些感情的要素照亮。畫中少女、陽光、清風、云彩和燦爛星空,借助文化的多元來構型,借助西方和東方文化的空間疊層來敘述,為的是表達她所關注的生命的豐富性。人在不同時段和空間所留下的痕跡,就如千年文明流傳積淀的珍寶,是人類緩慢但堅定地追求美和善良的決心,是持有——存在。

透明的風(局部)-楊纓(絹本設色)75cmX185cm.(2007)策展人批評家楊衛認為,楊纓的繪畫跟這一代人的精神體驗的融會貫通的。整個這一代藝術家,70、80、90年代甚至更年輕的藝術家,第一個顯要特征就是關注自我,她們跟現實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夢幻,盡管她們在體驗現實,但是也具有某種夢幻色彩,不像上一代藝術家跟現實緊密聯系。這一代藝術家有著類似迷離、夢幻、疏離這樣的經驗,而我們沒有這種價值判斷。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不同,楊纓把這種經驗、體驗,通過她的語言、藝術,把她提煉并升華出來,而不是表現出來,這一點很重要。這一代藝術家的創作重點更多地在于升華、提升,她們把她們的經驗通過藝術提升出來,這樣的意識和理念,在某種意義上是傳統精神的回歸,在精神意義上很像中國傳統的文人畫。

望海之夏-楊纓(絹本設色)38X38cm《美術》雜志主編,中國美術家協會委員會副主任尚輝對此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楊纓的作品既有美感,又具有學術意義。關于楊纓的作品,我們一方面強調她藝術語言的來臨,另一方面,我們又更希望看到楊纓成長之間的關系。我們來自北京的批評家想從楊纓作品的美中看到社會性、文化學因素,想揭示美麗背后的深刻性。她美妙的少女般的情感,也許是優雅而冰冷的,但她在表現內心,這是一種自我,代表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外界如何與她無關,這就是楊纓想在她的夢幻當中要表達的精神境界。楊纓的作品在描繪自己,但更多的是描繪了一代人對青春的理想。

小夜曲(之二)—楊纓(絹本設色)30cmX40cm(2012)從“小我”到“大我

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齊喆在會議上提到,如果說楊纓對中國美術界有所貢獻,那么她的貢獻恰恰在于她用一種非常個體化方式來呈現她的觀察和她感興趣的事。這種個體化表達,個人化呈現方式,體現在她對于繪畫題材、繪畫方式的選擇,她觀看人與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立的審美判斷意識。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翁劍青認為,楊纓的創作有美術史的意識,但卻不處于美術史創作的系統里。美術史意識體現在她擁有足夠的藝術修養和知識,也具有足夠大的視野與格局,但她更想從自己的內心訴求出發去創作。表面上,她畫的是一種少女視界,是小我,但她同樣又把一切容納到一個大視界,表現大我。在她的畫面里,她個人她僅僅是時代縮影,具有某種普遍性和統攝性。她的畫面的意境中有大我,有具有普遍性和城市經驗的大世界,但又有小我甚至是私密的情感體驗表現在里面。她沒有去畫城市,反而想要形成一種足夠有話語權的自我,從而逃避現實。而真正走入到自己的內心之后,她就開始走向自然,走向生命內在的訴求,走向自我理想的視界。這其實在某些方面像中國文人的山水畫,她畫的是她內心的桃花源。她自在地憑著自己的生存經驗,個人感知去進行創作。

望海之夏-楊纓(絹本設色)38X38cm如果藝術是生活的一個側面,那么個體化的藝術正是我們從生活中獲取更真實的資源的通道。它是生長的,有生命的,剔除了空洞和僵硬,讓我們感受更多具體細微。它豐富和增添了新的生命內涵;而藝術的現代轉型就可以如江河流水,奔騰向前。中國美術館研究員徐虹認為,我們對文化的當代性認識,可以從重新關注我們的身體開始。我們通過身體來感受外在世界,靈魂撕開自己讓世界進入并與世界相擁,同時世界也有了靈魂的游動。我們說繪畫是開放的,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是開放的,繪畫通過視覺形式向世界開放,世界通過視覺形式進入繪畫之中。而楊纓的作品就是讓我們感覺到外部世界的豐富性和藝術創造的無窮可能性。她熟練自如地駕馭著色彩對話,創造出可以游走的空間,讓觀者的神思和觸覺無礙游動。觀者可以根據呼吸與心跳,自由地掌握畫中色彩和線條的節奏。楊纓的作品給予觀者機會去完全從審美的角度認識世界,感受世界的博大和精微。我們仿佛超脫的觀者,不必投身于藍天白云之中,同樣能感受到天空的純凈和白云的飄逸,同樣能感受到愉悅和欣喜。這種欣快的感覺在我看來是根植于人的本初之中的,是對生命的浸入式體驗,包括從直接和旁觀獲得的一種超然物外、又不乏自我醒悟的意識。生命和藝術,更多時候就是兩種不同海洋的海水交融,在交相融匯的過程中各自又保持自然的分界線……所以那些能夠成為我們時代藝術典型,說出我們心中對生活的感受的藝術,才是活的存在的藝術。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樊林對此觀點表達了認同,在他看來,人的生命是歷史綿延,在楊纓的多年創作里面,基本上還是生命狀態的一個思考和一個呈現,整個生命狀態和作品邏輯的整合程度,今天已經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狀態。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周湧也對此表達了贊同,他認為楊纓的格局夠大,現在只是一個階段,隨著閱歷的增加,能夠有更大的發展,可以挑戰更高的高度。

摩納哥的夏天-楊纓(絹本設色)40X40cm.(2007)中山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馮原在會議中提到,楊纓給了我們一些模式上的啟發,水墨、國畫、人物國畫、摹古、渲染、撞色撞粉,橫向關于西方、非嶺南畫派、女性主義、色彩西方化因素,我們今天來說依然還是在我們所能掌握的知識體系上,對風格和風格的變化做出預測和定義。楊纓身上所憑借的兩種變量關系,為未來我們對這種風格的變化,或者大數據之后的測量,提供了一種啟發。廣州美術藝術管理系系主任胡震對此表達了認同:在這樣一個時代中,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文化測量學的方法去進行測量的話,可能會對怎么評價藝術家,能夠更加精準到位,能更加接近我對楊纓作品的理解。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黃一瀚表示,他參加了楊纓北京、廣州兩場座談會,聽到各位評論家對楊纓的展覽做出了很多高度的評價,感到十分高興。“幻. 鷗洋 楊纓 雙個展”策展人王紹強也認為,楊纓在藝術上是非常有特色的藝術家,今天各位學者對楊纓的評價,也證明廣東美術館舉辦這次展覽的決定是十分正確的。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教育與管理學院余丁則給予了楊纓極高的評價與期待。余丁院長表示,美術學院和整個當代藝術都需要一代新人,需要能夠擔當中國藝術界棟梁的一批藝術家,以前他不太了解楊纓,她在很多大展上太低調了。余丁院長認為做藝術不能太低調,要通過各種機會把自己的作品成語言體系地推出來。中國需要新一代能夠擔當中國藝術重任的藝術家,他希望楊纓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能夠不斷進步,成為中國藝術的棟梁。(文字整理、編輯/郭榮榮)

))
0

圖說天下

最新消息

頭條推薦

熱門點擊排行

圖片報道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_日本成aⅴ人片日本伦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无限资源第一页
惠水县| 亳州市| 通榆县| 临邑县| 长武县| 隆尧县| 洪泽县| 永昌县| 平舆县| 泗水县| 井研县| 洛扎县| 岳西县| 阜城县| 江津市| 永城市| 桐城市| 阳曲县| 电白县| 滁州市| 慈利县| 洛扎县| 宾阳县| 蚌埠市| 莱西市| 屯留县| 菏泽市| 星子县| 金乡县| 海淀区| 西贡区| 永城市| 改则县| 元阳县| 清涧县| 镇原县| 徐州市| 彭州市| 和林格尔县| 牙克石市| 鄂托克旗|